捕收劑
? ? ? ? 捕收劑,是改變礦物表面疏水性,使浮游的礦粒黏附于氣泡上的浮選藥劑。重要的一類浮選藥劑。它具有兩種基本的性能:(1)能選擇性地吸附在礦物表面上;(2)能提高礦物表面的疏水程度,使之易于在氣泡上粘附,從而提高礦物可浮性。
? ? ? ? ?捕收劑作用:
? 捕收劑作用的基本方式是藥劑的分子或離子在礦物—水界面的吸附。主要有分子吸附、離子吸附、半膠束吸附和捕收劑的反應產物在礦物表面的吸附等。
(1)分子吸附。被分散或被溶解于礦漿溶液中的捕收劑分子在礦物表面上的吸附。非性分子的物理吸附,主要是各種烴類油的吸附;性分子的物理吸附,主要是黃藥、油酸和胺類捕收劑的未解離的分子在固-液界面的吸附。
(2)離子吸附。礦漿中捕收劑離子在礦物表面上的吸附,例如,在pH>5時,黃藥在方鉛礦表面上的吸附,油酸類捕收劑在含鈣礦物(螢石、方解石、白鎢礦等)上的吸附等。
(3)半膠束吸附。當捕收劑濃度足夠高時,長烴鏈捕收劑的非性基吸附在礦物表面上,締合而形成二維空間的膠束,這種吸附稱“半膠束吸附”。例如使用十二烷基醋酸胺浮選石英時,隨十二胺濃度增加,十二胺離子吸附增多,在礦物表面形成半膠束。
(4)捕收劑的反應產物在礦物表面的吸附。捕收劑在礦漿中與其他離子或礦物表面作用過程中可能發生一系列反應,反應中的一些產物在礦物表面上的吸附。如黃藥在硫化礦物表面作用或在礦漿中氧化可生成烴基-硫代碳酸鹽(ROCOS-)及過黃藥(ROCSSO-),它們分別可吸附于被氧化的礦物表面和硫化礦表面,而產生捕收作用。
捕收劑的分類:
? ? ? ? ?按藥劑的分子結構,捕收劑可以分為性捕收劑和非性捕收劑兩大類別。性捕收劑根據藥劑在水溶液中的解離性質,可分為離子型和非離子型兩類。離子型捕收劑又根據起捕收作用的疏水離子的電性,分為陰離子型、陽離子型以及兩性捕收劑;陰離子型捕收劑按性基的化學組成又進一步分為硫代化合物類,即巰基捕收劑和烴基含氧酸類,即氫氧基捕收劑;陽離子型捕收劑即胺類捕收劑;非性捕收劑是屬于有機化合物的烴類油。(見表)
? ? ? ? 常用的硫化礦捕收劑有黃藥、黃藥衍生物、黑藥、白藥、苯并噻唑硫醇、苯并咪唑硫醇、苯并嗯唑硫醇等。
? ? ? ?氧化礦捕收劑主要有脂肪酸及其鈉皂、烷基磺酸鹽、烷基硫酸鹽、磷酸酯、砷酸酯、脂肪胺及其鹽、松香胺、季銨鹽、二胺及多胺類化合物、兩性表面活性劑等。